“只要肯吃苦,那能不脫貧”
晴隆縣融媒體中心?楊 浩
?
2018年3月,晴隆縣蓮城街道坡榮村四組的黃修明戶成為了我的包保貧困戶。
首次走訪黃修明戶,映入眼簾的是二幢兩層樓的大平房。二幢樓房面積目測應該在400平米以上。走進其中一幢類似于別墅的樓房中,屋內一塵不染,家俱擺放整齊有序,家電一應俱全。我心里直犯嘀咕:這也是貧困戶啊,我看和城里人相比,也毫不遜色。
凡事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。隨著走訪的深入,我逐步了解到,年逾五十的黃修明戶一家六口人,他和妻子魏勝芬常年在土地上辛勤勞作,家里還飼養得有豬、牛、雞等牲畜家禽,間或還在縣內打零工,在村里的食用菌基地務工。其子黃勇和兒媳羅本英尤其能吃苦,輾轉于浙江金華、鄰縣普安等地務工,小夫妻倆月收入也在五千元以上。羅本英回憶,2011年剛嫁到黃勇家時,住房擁擠、生活那個苦法。但就是這樣的一家人,在2013年底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,拚命苦干,硬是靠勤勞的雙手于2017年如期脫貧,在以前一層平房的基礎上再升一層,另建有一幢二層樓的新房。勤勞多能致富,他家的變化,原本是情理之中、預料之內的事情。
去年9月的一個晚上,黃勇給我打來電話,說他和妻子已從浙江務工回家,因為兩個孩子尚小,希望能在本地務工,請我幫助聯系一下縣內的煤礦企業。還說,只要能在煤礦打工,苦點累點都不要緊,原因很簡單:煤礦工人的工資顯然要高得多。
接罷電話,我心里感嘆不已,如此吃苦耐勞的年輕人,那能不脫貧、不邁步小康路呢?須知,煤礦工人的工作強度、臟累程度遠超許多行業,一個剛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愿意去煤礦工作,在同齡人中怕是不多見的!
第二天,我打電話給環保局楊局長、雞場鎮柏鎮長,請他們代為幫忙,完成黃勇到煤礦打工的心愿。
就在我的對接聯系還沒有“落板”的時候,去年十月,黃勇通過同村在煤礦務工的熟人介紹,如愿到雞場鎮源興煤礦務工,月工資在五千元左右。黃勇總算是有了新的工作崗位,就近就業了。
黃修明家的事例讓我想起一次采訪中,隨行的一名村干部說,現在國家政策好,只要身體健康,有勞力,肯吃苦,那能不脫貧?如果再有一點闖勁,奔小康都不是問題。對此,我深以為然!
(編輯:楊浩)
?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